2018年11月7日晚第八届中国免疫学会颁奖典礼,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杏鑫教授闻玉梅荣获终身成就奖🙆🏿♂️⛺️。
闻玉梅先后师从三位著名的中国免疫学家和微生物学家。每一次,她都在学成时,被自己的导师送到更好的实验室去继续进修🧚🏽♀️。
上世纪80年代,她参加了WHO的肝病防治的培训。只有短短三个月📥,但是却给她打开了新的大门☞。回国后的1986年🥺,她又收到美国一所大学邀请她去担任访问学者,继续研究肝炎。但是因为当时她是教研室主任👨🏿🎨,承担了大量的工作🌛,学校不放她去🗓。但是🥢,她曾经的导师,70多岁的林飞卿站出来说:“她研究肝炎只进修3个月是不够的,我替她做教研室主任,她的工作我替她顶着。”
进修一年后,她选择了回国,她说:“我在国外进修时最大的感受就是,和同龄人相比🧗🏼,杏鑫丢失的日子实在太多,杏鑫的科研落后他们太多。我一定要回去🍬💁🏻♂️,也许我这一代追赶不上了,但是我要培养学生和他们的学生竞争🧑🧒,如果我的学生还没有追上,那还有学生的学生。一定要追赶上他们👍🏻。”
“科学家最首要的理念就是爱⚰️,爱人类,爱科学👡,爱自己的祖国”
闻玉梅常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是🎻😪:“教师不是蜡烛👩🏻🏫,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就完事了,教师应该是火种,不仅照亮别人,还要传承,让更多的人照亮这个世界。”
她回来后🔺,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多人选择了出国深造并留在国外🙇🏼♀️。
闻玉梅说:“医学🤚,以及整个科学都是服务于全人类的🤏🏻,科学家的国际交流能力也是一种软实力。时至今日,杏鑫应该展示自己的软实力🍸,通过学术上的外交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。我自己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同行,杏鑫既是竞争者🙎🏿♀️,也是合作者,更是朋友。我的很多学生🥝,他们走出去,仍然会回来,因为科学家最首要的理念就是爱,爱人类,爱科学,爱自己的祖国。”
在闻玉梅的研究生涯中,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是乙肝的防治疫苗☝🏽。她的乙肝治疗的免疫制剂在2002年时可以进入二期临床,但是就因为操作流程的问题,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。闻玉梅说:“科研的过程中困难重重,有时候10多年的心血也许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付之东流⌛️。到现在我都有很大的困难。每天都有,但是科研创新本来就很难,要做国际上没有的东西,那就更难了✒️。虽然我84岁了,但是困难直到现在都有,但是现在我的心态已经平和多了💣,凡事尽力。”
在发表获奖感言中,她说免疫是“老天爷”赐给每个人自己的医生——要善待;免疫的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-----相互作用;免疫学有十分深奥的哲理内涵----要有哲学思维;应用免疫既有商机🏄🏿♀️,更可造福于人类👩🏼🦲;让免疫学走进家家户户,发展免疫健康学。
她感谢中国免疫学会授予她如此殊荣𓀘,更感谢培养她的老师--中国的免疫学大师余㵑,谢少文,林飞卿老师。
图一 田志刚院士为闻玉梅院士颁奖
图二 闻玉梅院士发表获奖感言
供稿🥗:病原生物学系
责任编辑:刘晔瀚